生姜可发汗解表,促进人体出汗,从而让「病邪」排走,并可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。建议反覆于受冷风流清水鼻涕时,让鼻塞、怕风的人士早起饮姜水,温脾和胃。因经常吹冷风而四肢痠痛的人士,可用生姜、姜皮、粗盐泡手脚,达致袪风散寒,缓解疼痛。不过熬夜、睡眠不足、喉咙痛、生疮者,以及有口疮或暗疮人士不宜乱饮姜茶,否则会出现上火症状。
做法1:加水以大火煮1-2片生姜,水滚5分钟即可饮用。做法2:可以嚼服1至2片生姜片。
《本草拾遗》提到韭菜是「温中,下气,补虚,调和腑脏」,长期反覆受冷风,有机会令肠胃受损,可有食慾不振、腹痛、腹泻、噁心呕吐等症状,韭菜则可开胃、调和脾胃,有助舒缓冷气病。
做法:韭菜100克,洗净切碎,加入鸡蛋3只,用油、食盐炒熟。
胡椒暖肠胃,可除寒湿反胃、冷积,中医认为胡椒味辛,性温,有驱寒的作用,对于胃寒所导致脘腹冷痛的症状有治疗作用,同时也适用于风寒而流清水鼻涕、鼻塞、怕风的人。注意胡椒辛温,助热作用明显,对于阴虚火旺等热性体质的人忌用。
做法:可于菜餚或汤水中,适当加进胡椒,藉其辛散功效升发被冷气郁闭的阳气。
驱风散寒、增强抵抗力。如刚好惹上感冒,以及孕妇、大病、久病及病后体虚者,建议服用前应先谘询合资格的注册中医。
做法:份量为防风3钱、北芪2钱、白朮3钱。先将大片的北芪剪成细片,把所有材料洗净,一同放入煲中,注入适量清水同煲,水沸后收慢火续煲30分钟即可饮用。
不要在冷气的环境中待得太久,而在冷气房要穿薄外套或披丝巾保暖,尤其包覆肩颈,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。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,最好在26度以上。睡觉及乘凉时要盖好腹部。长时间戴隐形眼镜易让眼睛乾涩不适,尤其在乾燥的空调环境下,最好避免一直戴着。适度刮痧或按摩也可促进肩、背部的气血畅通。多做户外活动如行山、跑步、踏单车等,人体正气强盛,抵抗力提高,就不怕冷气病侵袭了。
在中医古籍里虽然并没有「冷气病」这病名,但中医认为「风为百病之长」,长期吹冷气会引起很多身体不适,包括鼻敏感、眼乾、皮肤痕痒、头痛、颈痛、肩膊痛、膝痛和腰痛等。特别是老年人、过敏体质、血液循环不良、体质虚寒的人就最容易受「冷气病」侵袭。
炎热夏天,室外像个烤炉,在高温下,我们的血管、肌肉会自然扩张,当走进像冰箱的室内,血管、肌肉就会突然收缩紧绷,若本身容易有头痛、工作紧张,再经冷气吹一吹,头痛情况会加剧。办公室座位如果在出风口下,可利用隔板或布挡住风口,让冷气往两边引流,就不会直吹头部。座位附近放一盆水调节湿度,避免冷气造成环境太乾燥。定期清洁冷气及更换滤网,避免积聚的粉尘污垢或病菌随空调一直在室内循环流动,引起呼吸道疾病。
相关阅读: